台電為何又調漲電價?驚人內幕曝光:今年恐大虧1500億!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經濟部長王美花於日前宣布,因應國際能源價格高漲、浮動劇烈之影響,導致國內電價存在漲價的壓力,所以決定在27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討論調漲的幅度與方案,引起各界的關注。對此,有媒體報導指出,電價若繼續凍漲,不能反映燃料上漲的成本,恐將造成台電今年虧損超過1500億元;因此,從台電虧損預估、台灣供電品質、國際電價來比較,調漲電價恐已勢在必行。

經濟部長王美花。(圖/中央社檔案照片)
經濟部長王美花。(圖/中央社檔案照片)

據《今周刊》報導,台電的虧損與日俱增,從台電官方網站可以看出,台電2022年1至4月底,已經產生469億元的赤字,其中,電費收入比去年同期僅增加43億元,但因全球煤炭、天然氣價格大漲,致使台電燃料支出增加高達549億元,是虧損大增的主因。

台電示意圖,圍為電線塔。(示意圖/pixabay)

《今周刊》報導也進一步分析,台電天然氣採購都是來自中油,而中油天然氣5月牌價是每立方公尺約15.96元(未稅),與台電1到5月購買的加權平均單價12.69元(未稅),依然有一定的差價。以今年度台電將使用的天然氣量,乘以其差額,若情況未改善,台電還要額外增加262億元的天然氣成本。以此推算,台電今年累積虧損總額可能高達1500億元以上。

報導認為,綜合前述台電虧損預估、台灣供電品質與電價的國際比較等分析,為了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台電調漲電價,特別是調漲用電大戶的電價,恐已是勢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王美花日前表示,台灣電價對比全世界屬於非常低的價格,目前全世界的電費也都在調漲中,因此國內的電價無形中存在漲價的壓力。據悉,上次調整電價是在2018年4月份,當時國際能源價格面臨了3%的漲幅,而先前也頻頻傳出,經濟部已擬定3個方向,包括全面調漲3%、全面凍漲以及調漲工商用電大戶等等,不過最終也將由審議會拍板定案。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