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冬天泡澡、用電暖爐避免燒燙傷 家中5場域風險高

分享:
0:00
volume_up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冬季來臨,氣溫逐漸轉涼,喝碗熱湯、使用電暖爐、泡泡熱水澡等,不僅能讓身子暖和起來,也是冬天日常的一大享受。不過,國健署在臉書上特別提醒,家長要注意兒童居家燒燙傷風險,尤其有5個場域是兒童常見燒燙傷發生的原因。

氣溫逐漸轉涼,喝碗熱湯、使用電暖爐、泡泡熱水澡等,不僅能讓身子暖和起來,也是冬天日常的一大享受。(圖/pixabay)

兒童居家燒燙傷常見5場域 冬天做好「這些」防範

許多家長會在家中準備熱湯、使用電暖器或泡熱水澡,為確保家中兒童能遠離居家傷燙傷風險,在冬天時保持溫暖、安全,國健署提醒,家長要特別小心以下5個兒童燒燙傷常見場域,並根據相關建議進行防範:

  • 廚房:應確保與兒童活動區域分開,避免兒童平時在廚房玩耍
  • 飯廳:不使用長桌巾,避免兒童拉扯造成熱食掉落
  • 客廳:使用具有防漏的容器盛裝熱飲
  • 浴室:幫兒童洗澡時,要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並測試水溫,而且不能讓兒童獨自留在浴室裡
  • 臥室:蒸汽熨斗、電棒捲等電器,使用完畢後應立即拔下插頭,而且電暖器、捕蚊燈等電器要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蒸汽熨斗、電棒捲等電器,使用完畢後應立即拔下插頭。(圖/pxhere)

謹記燙傷急救5步驟 立即急救可使傷害降到最低

若不慎發生燒燙傷,應立即進行燙傷急救5步驟「沖、脫、泡、蓋、送」,平日熟悉以下這5步驟,才能在緊急時刻將傷害降到最低:

  • 沖:迅速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或將受傷部位浸泡於冷水內,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
  • 脫:充分泡濕後,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用剪刀剪開衣服,並暫時保留黏住的部分。儘量避免將傷口水泡弄破。
  • 泡:繼續浸泡於冷水15-30分鐘,可減輕疼痛、穩定情緒。但若燒燙傷面積廣大或幼童年齡較小,則不必浸泡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或延誤治療時機。
  • 蓋:用清潔乾淨的床單或布單、紗布覆蓋。勿任意塗上外用藥或民間偏方,這些東西可能無助於傷口的復原,反而容易引起傷口感染、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 送:除極小燙傷可以自理之外,應送往鄰近的醫療院所做進一步的處理。若傷勢較大,最好轉送到設置有燒燙傷中心的醫院治療。(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