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養肺!「潤膚茶」對抗秋燥 中醫授3穴位寧心安神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9/8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日照時間縮短,雖然白天天氣仍較暖和,為夜晚氣溫開始轉涼,故應增添衣物,以免著涼。

白露。(圖/上祐中醫診所)

上祐中醫診所黃上邦院長表示,《曆書》:「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白,故名白露」。提醒秋季皮膚容易乾燥,如何保持肌膚保濕度將變得格外重要,依中醫養生觀點,應著重在滋陰保水,除了外在要保水,活化肌膚使皮表滋潤也很重要,前者,著重在補水、修復;後者,則是重在潤燥及清熱。平時可以百合、玉竹、枸杞及紅棗依比例調配成潤膚茶,以對抗秋燥。

中醫養生觀點

1. 潤肺清燥
秋屬金,肺亦屬金,依中醫養生觀點,此時應著重在養肺及呼吸道照護。平時除了要起居規律外,搭配打太極拳、慢跑等活動,還可以用西洋參、沙參、麥冬依比例調配潤肺益氣飲,如此將是最佳的養肺方法。又此時外在濕度大幅降低,因此皮膚及呼吸道容易變得乾燥,適度補充水分便格外重要,平時可以西洋參、百合、枸杞及麥門冬依比例調配成養生補水茶,如此方能達到補水潤肺之效。

2. 調整體質
依中醫養生觀點,白露正是最適合青春期學童服用轉骨方的時節,蓋因依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自然規律,此時調節體質,能使筋骨更好吸收,也正好為來年陽氣升發之時做好準備,惟如何服用轉骨方,因每個人體質不同,故仍應遵循醫囑,搭配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及適度營養,方可事半功倍,又轉骨方不僅是為了促進生長,更重要的是調節臟腑及改善體質,唯有經中醫師視其體質對症下藥,搭配規律作息,如此雙管齊下,方能使轉骨方發揮最大效用,進而給青春期學童帶來最好的幫助。

3. 調整情緒
秋季,常會使人感到憂鬱,依中醫養生觀點,七情分於五臟,憂的情志為肺,兩者相互影響,憂鬱情緒將會導致免疫力降低,長期下來恐傷及肺臟,是以此時培養樂觀心情、情緒的調適及規律作息將格外重要。平時可以玫瑰、芳香萬壽菊、合歡及枸杞依比例調配成安神舒壓茶,以緩解生活中的壓力,同時還可達到寧心安神之效。

活力茶:西洋參1g、紅棗1g、黃耆1g、麥門冬1g、玉竹1g,以500ml的熱水沖泡。簡述功效如下:
西洋參: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效。
紅棗: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血安神之效。
黃耆:有補氣升提、利水消腫之效。
麥門冬:有滋陰潤肺、清熱降火之效。
玉竹: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

養生素食 : 桃膠銀耳蓮子湯
材料:桃膠適量、枸杞適量、乾燥蓮子適量、乾白木耳1朵、水2000ml。
調味料:冰糖適量。
做法:將桃膠泡一個晚上,將乾白木耳洗淨,切除蒂頭,切碎備用。取一鍋子將水煮沸,依序加入蓮子、枸杞,以大火煮滾後,加入白木耳、桃膠轉小火燉煮1小時後,加入適當冰糖拌勻,放入冰箱冰鎮後一天後,即可裝盤。
功效:
桃膠:有生津止渴、養顏美容之效。
白木耳:有滋補生津、潤肺養為之效。
枸杞:有潤肺清肝、滋腎益氣之效。
 

桃膠銀耳蓮子湯。(是意圖/pixabay)


養生按摩穴位

1. 合谷穴
位於手背第1、2指中間凹陷處。
有緩解腸胃不適、降低皮膚搔癢之效。

2. 耳神門穴
位於耳廓中,由上而下第一個凹窩處。
有寧心安神之效。

3. 商丘穴
位於腳踝內側前下方凹陷處。
有健脾化濕之功效。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