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和平備戰還是盲目引戰 從不分區提名思維現端倪

分享:
0:00
volume_up

作者:蘇品叡(大學政治系助教)

今年大選隨著烏俄戰爭、以巴衝突爆發,過去世界上大家關注的戰爭熱區相繼爆發,兩岸的和平問題也成為焦點,過去美中對抗也隨著拜習會而有所和緩,但台灣身為美中之間的平衡基石,相關的政策與路線將會影響世界的發展。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沈伯洋。(圖/中天新聞)

而國民兩黨的路線論述除了展現在總統大選上,不分區相關的專業提名人選也是關鍵指標。

像是以國防專業來說,民進黨賴清德盛讚的沈伯洋,號稱認知作戰的研究權威,可是他的內容幾乎都是為了販賣仇中情緒而生的,不否認對岸對台一定行動,但是他真的了解國防戰略系統嗎?他對民進黨最大的作用就是網路上引起抗中情緒,可是實際上有多少操作可能是自導自演,過去被抓到民進黨黨工林瑋豐反串事件,沈伯洋卻閉口不提。

從過去政治的歷史事件當中,仇恨情緒往往是被煽動的,過去納粹德國煽動反猶情緒,也是透過一系列自導自演的行動達到奪權目的,現在又有多少抗中事件是真實的呢?上一次大選,泛綠陣營操作的王立強事件,最後發現烏龍一場,而且還讓無辜的商人受牽連,但我們的政府卻毫無反省作為。

而像沈伯洋這類的人,不免也讓人想起過去美國的麥卡錫主義,在政治上只要把異議者抹成共同敵人的同路人,就能讓他身敗名裂,從而掌握權力,但這樣的模式真的適合在國防專業監督上嗎?不會將台灣引入盲目引戰的思維嗎?

反觀國民黨提出的陳永康將軍,他除了出身軍人體系,對於軍中具有一定的威望,在退役後更是對於國際關係、戰略研究持續精進,加上本身對於美國軍政界熟稔,因此對於台灣相關國防預算監督有絕對的專業能力,加上他是國艦國造的推動將領,因此可以針對民進黨後續執政發生的國艦國造弊案進行監督審查,而陳永康的專業判斷,加上硬頸的軍人精神,可以說是完美符合和平備戰的思維。

對於台灣來說,與中國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面我們的經貿互依程度高漲,一方面卻也有政治上的統獨問題,但台灣核心的利益還是在於如何不引戰的前提下,透過備戰與積極的相互溝通機制,維持經濟合作卻不被併吞的核心利益。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