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日常用品致癌成分!洗衣精、洗碗精都有 孕婦接觸恐影響胎兒腦部發展

分享:
0:00
volume_up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每天日常使用的洗髮精、牙膏、洗碗精等生活用品其實有許多都含有致癌的物質,長期累積下來恐會因引發疾病或是致癌危機,根據《健康2.0》報導指出,建議民眾購買前先看看這六大化學成分,提早避免使用,讓身體健康不要落入危險當中。

洗手乳、牙膏、洗碗精、洗衣精千萬要避開的6大危險成分

1.二氯苯氧氯酚(Triclosan)具有抗菌功能,俗稱「三氯生」,主要用於洗手乳或牙膏,若累積在體內將會擾亂內分泌系統,引發乳癌、睪丸癌等。

2.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是人工防腐劑,常用於保養品中。會累積在內臟器官或肌肉等不易排出,引發皮膚炎及多種疾病。

3.二乙醇胺(DEA)是一種界面活性劑,主要用於洗碗精,會透過皮膚被人體吸收。動物實驗結果顯示,懷孕期間若該成分累積在體內會遺傳給胎兒,妨礙胎兒的細胞生長,破壞腦細胞。

4.二苯甲酮(Oxybenzone)、桂皮酸鹽(Octinoxate),主要是用於提升防曬乳延展性,避免塗上防曬乳後皮膚泛白。若長期接觸,將會妨礙身體激素的作用或改變細胞,造成過敏、不孕、精子數量減少等。還會引發海底珊瑚礁死亡的白化現象,在夏威夷已禁止使用這些成分。

5.聚乙二醇(PEG)是界面活性劑的成分,主要用於洗衣精、保養品、洗髮精、濕紙巾等。PEG在製造過程中可能含有公認為致癌物質的環氧乙烷或戴奧辛等雜質。

6.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是為了軟化塑膠而添加的化學成分,主要用於指甲油、髮膠、香水等。此外在消毒劑、殺蟲劑、防腐劑、染髮劑等日常用品中也會有此成分。有研究顯示,暴露在鄰苯二甲酸酯的環境下,可能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風險,因此孕婦或哺乳期女性需要格外小心這個成分。

留言衝人氣 7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