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童染梅毒爸媽吵翻天 全家赴醫檢查「奶奶唯一陽性」揪育兒壞習慣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宗芳/綜合報導

大陸浙江杭州一名2歲幼童驚傳染上梅毒,得知病情後孩子爸媽爆發激烈爭執,最後決定全家一起去檢查找「元凶」,結果發現「奶奶是唯一陽性」,懷疑是將食物咀嚼再餵食的育兒行為惹禍。

昊昊的檢驗報告,2歲染上梅毒。(圖/翻攝潮新聞)

據《潮新聞》報導,今年三月,昊昊媽媽帶著孩子準備做一個外科的小手術,手術前需要抽血驗血。沒想到檢查結果出了大問題,昊昊查出梅毒陽性,昊昊媽媽表示「寶寶沒有任何症狀,身上也沒有那種紅疹,當時結果出來醫生就說不能手術,先治療梅毒」。

獲悉孩子病情後,昊昊的爸爸媽媽爆發劇烈爭吵,可二人檢查後均為陰性。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孩子的病怎麼來的?傳染源到底在哪?昊昊媽媽想到家中還有照顧孩子的爺爺奶奶,於是強烈要求公婆也進行檢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爺爺陰性,奶奶陽性」。

得知消息後,昊昊的奶奶沉默了,關於奶奶是怎麼患上梅毒不得而知,昊昊媽媽表示「我媽她喜歡把食物嚼碎了喂給孩子,說好消化,這個習慣我們說了好多次都不改,不知道昊昊的病是不是跟這個習慣有關係」。

奶奶是全家「唯一陽性」懷疑是將食物咀嚼再餵食的育兒行為惹禍。(示意圖/pixabay)

接診的杭州中醫院武林院區皮膚科副主任袁丞達解釋,梅毒的唯一傳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潰瘍滲液、血液、精液、唾液等都可檢測到梅毒螺旋體存在。因此梅毒主要通過性傳播、母嬰傳播以及血液傳播,在非常巧合的條件下會發生間接傳播感染。

袁丞達指出「如果孩子奶奶有這樣的育兒習慣,造成間接傳染也是有可能的。比如在咀嚼過程中,因為牙齦出血、唾液等污染了食物,喂給孩子吃的時候,孩子就可能被梅毒螺旋體感染,因此感染上了梅毒」。

一般情況下,梅毒的症狀分為三期,一期主要為硬下疳症狀,表現為暗紅色丘疹,可在生殖器、乳房、四肢以及舌頭等處出現,患處一般不痛不癢,在3-4周後症狀可消失。二期主要表現為皮膚損害,硬下疳消退後相隔一段無症狀期,可出現全身對稱性紅色皮疹,多見於軀幹、四肢、手掌或足底,並可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酸痛、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感染兩年或更長時間後,若沒有得到治療,或治療不規範,病程進入三期,可發生大腦、心血管、骨骼、眼睛等多臟器的損害,嚴重者可致殘,甚至危及生命。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