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婦罹「原發性顫抖症」!雙手抖到無法正常使用筷子

分享:
0:00
volume_up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64歲邵大姊罹患「原發性顫抖症」多年,除雙手不自主顫動,手抖的情況越加嚴重,甚至無法好好使用筷子、湯匙。經評估,透過「神波刀」治療,才擺脫手抖病況。

64歲邵大姊罹患「原發性顫抖症」多年,手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圖/photoAC)   

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指出,邵大姊手抖症狀嚴重,聚餐時只能靠朋友來協助,也因此越來越不想出門參與社交活動,原先計畫退休後能夠投入花藝、園藝的興趣中,沒想到連基本的剪枝、修葉都難操作,只好被迫放棄。

直到去年(2022)5月,經朋友介紹到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門診,經過診斷透過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又稱「神波刀」來改善右手顫抖症狀。

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柯子翔指出,原發性顫抖通常會先以藥物治療,但臨床上約有4成患者服藥效果不佳,此時則需考慮手術治療,不過外科開顱手術風險大,術後也需要較長的恢復期,這時就可以考慮非侵入性的神波刀,治療過程不需麻醉,不用擔心感染、腦出血等併發症,搭配MRI核磁共振導航能一次完成,通常3天就可以出院。

針對神波刀治療,去年12月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建議,必須間隔9個月以上才得以完成雙側治療後,雙和醫院神經科團隊和邵大姊討論後,也順利完成雙側治療。邵大姊說,一開始左手的顫抖狀況其實是比右手還嚴重的,但想先讓慣用手恢復正常,因此決定在8月底進行左手顫抖的治療,現在雙手終於恢復正常。

「原發性顫抖症」嚴重時甚至無法好好使用筷子、湯匙。(圖/photoAC)   

雙和醫院神經外科羅偉倫醫師說明,神波刀在進行治療時,可能會有些許不適、包括頭痛、暈、嘔吐感,絕大多數為暫時性。住院時也會使用類固醇藥物來控制治療部位腦水腫情況,後續約2成患者有短暫頭暈、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但大多在1至3個月內會消失。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