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駕」跟酒駕一樣危險!每年300人因藥駕死亡 3類藥品千萬別開車吃

分享:
0:00
volume_up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多達3成5的駕駛,幾乎每週都會服用至少1種可能造成危險駕駛的藥物。根據藥師公會調查,國人最常「藥駕」前三名藥品是降血壓藥、安眠藥與肌肉鬆弛劑,每年有300位國人因藥駕死亡。

圖/Pexels  

根據《趨勢民意調查》發現多達3成5的駕駛,幾乎每週都會服用至少1種可能造成危險駕駛的藥物,引發潛在的交通危機。藥師公會全聯會與北市聯醫近期針對國人所做的一份問卷調查也發現。國人最常「藥駕」前三名藥品依序是降血壓藥、安眠藥與肌肉鬆弛劑。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說,台灣使用藥物開車死亡者有300多人,政府對酒駕有宣導,民眾知道酒後不開車,但藥後不開車宣導仍不夠徹底。黃金舜說,民眾最常用的是肌肉鬆弛劑、高血壓藥物,前者可能造成嗜睡,後者則可能讓患者耳鳴、頭暈,每個人體質不一樣,副作用也不一樣。黃說,民眾使用高血壓藥物會造成頭暈;抗組織胺會造成嗜睡;眼藥水會造成眼睛模糊。

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表示,新聞上常可看到酒駕案件,過去幾年酒駕已有減少,但除了酒類,安眠藥等藥物也會影響中樞神經判斷、視覺等,衛生局已開始辦理交通安全用藥宣導。至於未來能否用罰則規範藥駕,陳說,一開始先以宣導為主,希望從台北市做起再拓展到全國,若中央也願意制定相關罰則,將可幫助更多人。

其實各年齡層都可能遇到藥駕問題,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尹岱智指,長者開車容易受長期服用的慢性病藥物影響,年輕人若因生病短期服用感冒藥,也可能造成嗜睡。尹說,未來除會鼓勵社區藥師主動提醒領藥民眾注意藥駕問題,也提醒民眾多留意服用藥物對自身的影響,若會造成身體不適,建議避免開車。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