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開北院「地點在這」設計曝光!拚2025年完工 設「文物醫院」展品翻倍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宗芳/綜合報導

大陸北京故宮向來是熱門旅遊打卡地,歷經10年籌畫,位於北京西北郊的北院區日前正式破土動工,建築面積達10萬平方公尺,採簡潔現代化設計,融合故宮元素,並設「文物醫院」開放公眾參觀,力拼在2025年北京故宮建院百周年完工。

故宮北院2.jpg

故宮北院區鳥瞰效果圖預計2025年建成。(圖/翻攝自微博)

據《央視新聞》報導,故宮北院項目距本院30多公里,約一個小時的車程,總用地面積11.56公頃,總建築面積10.2萬平方公尺。整體建築南面臨水、北面疊山,金頂建築形成一條軸線,作為整個建築體量的中樞,但非把故宮古建樣式直接搬過去,而是借鑒紅牆黃瓦等故宮元素,建成後是一座簡潔、厚重、大氣的現代化博物館。

故宮北院借鑒故宮元素,呈現簡潔、現代化設計。(圖/翻攝自微博)

故宮博物院是大陸規模最大古建築群,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宮殿群,占地面積達到72萬平方公尺,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為什麼還要建分院?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都海江表示,目前故宮博物院共有文物1863404件,受限展出環境條件,每年本院展覽文物數量不到1萬件,北院區建成後有12個展廳,面積約3.5萬平方公尺,每年展品數量可以達到2到3萬件。

都海江進一步指出,故宮是大陸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已有603年歷史,目前已開放面積約占總體面積的75%,且建築本身就是文物,而宮殿不同於博物館,很多空間並不適合作為展廳,北院建成可以解決包括古建築、參觀觀眾和可移動文物的安全問題,將最大限度騰退故宮內被辦公和文物儲存占用的古建空間。同時,很多對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要求較高,需要防蟲、防蛀、防氧化,甚至需要放置在特殊氣體內的文物,新建的故宮北院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儲存條件。

除此之外,北院區擬建「文物醫院」文物修復中心,並將設立國際文物修復平臺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室。都海江表示,此一規劃有助解決本院兩大難題,一是每年只能修復幾百件文物、數量有限;二是一些大型的文物,無法在本院修復。北院不僅有超大空間,還將為大型文物修復配備相應的吊裝設備,並提供專門通道,未來也將讓觀眾看到修復文物的過程,體驗精湛工藝,「它比本院更開放」。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