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餵藥案數據解讀 專家:低於200奈克無須太過恐慌

分享:
0:00
volume_up

文/中央社

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理事長朱芳業今天說,尿液或血液檢驗是初篩,若判讀低於每毫升200奈克(ng/mL)屬於陰性,民眾無須太過恐慌。200奈克判讀值,是經科學驗證與實證。

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理事長朱芳業今天說,尿液或血液檢驗是初篩,若判讀低於每毫升200奈克(ng/mL)屬於陰性,民眾無須太過恐慌。(示意圖/取自PEXELS)

朱芳業同時也是亞東紀念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他今天出席新北市府記者會時表示,做尿液篩檢的目的是要測得尿液中是否有藥物或毒物的疑慮。

朱芳業說,檢測苯巴比妥酸鹽、苯二氮平類等化合物,都有合情適切的判讀標準,這2者的標準都是200奈克,如果超過200就是判讀為陽性。但陽性也不盡然代表一定有此藥物,還需透過層析法質譜儀進一步檢驗,做第2次確認。他說,經過第2次檢驗也可能為陰性,這就是「偽陽性」。

至於為何以200奈克為檢驗標準值,而不是零檢出,朱芳業說,所有的檢驗方法都有其限制,小便的成分十分複雜,每人每天的小便顏色都不一樣,每天攝入的物質經新陳代謝排入尿液,在複雜成分中,作免疫分析檢驗會出現一些雜訊,這些都必須列入檢驗考慮。

另外,他說,小便中有許多高濃度物質,也可能出現一些非刻意性的不預期信號,為了有效區分這些信號以及想要測得的物質,所以,必須訂定合理的判讀值。苯巴比妥酸鹽、苯二氮平類此類的判讀值訂為200奈克,是經過科學驗證與實證,才可以有效區分,200以下就是陰性,民眾無須太過於恐慌。

朱芳業接受聯訪時表示,檢驗出的數值主要是與判讀的200ng/ml做比較,為陰性或陽性。實務上要考量受背景干擾,實際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零檢出。

至於外界有許多的「專家」針對檢驗數值提出不同的看法與論述,朱芳業說,外界闡述的內容,有些是「誤會」,就像他是臨床病理科,可以說明檢驗的專業議題,但如果他去外科,說明相關論點就會不到位。

◆若發現兒少遭受不當對待,請撥打保護專線:113

留言衝人氣 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