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頭痛了!六都這縣市「民調」太驚人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2022地方選舉開打,藍綠兩黨六都參選人就定位,除了現任首長力拚連任的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外,台北市「三腳督」態勢明顯,民進黨參選人陳時中、國民黨參選人蔣萬安、尚未辭職的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一舉一動均備受關注, 而根據最新出爐的六都市長選舉網路聲量調查顯示,民進黨在台北、桃園參選人的負面爭議新聞較多,台北市的負聲量更是衝到第一,導致連帶影響網路社群風向,讓綠營的社群戰尚不能有效發揮,可說是始料未及。

總統兼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圖/取自中天新聞)
總統兼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圖/取自中天新聞)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比較六都市長選舉的網路聲量,結果顯示,首都台北市的選情聲量居首,以逾89萬則聲量遠超其他縣市,聲量佔比約43.1%,聲量次高者則是擁64.2萬則聲量的桃園市,佔比約30.2%,第三則是新北市的29.1萬則,佔比14.1%,後續第四到第六分別是高雄市、台南市、台中市,聲量佔比都不超過1成。由於近期選舉最熱議話題無不圍繞著桃園市打轉,包括從七月初延燒至今的林智堅「論文門」碩士論文抄襲爭議,以及上週新竹球場啟用後接連爆出場地問題,總體而言,桃園選情熱,加上原先就較受媒體關注的雙北,「北北桃」選舉佔了近9成聲量,反觀中南三都話題較少,選情偏冷。

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此次大選打著「中央地方會做事,打造五星級城市」口號,設法將中央和目前綠營縣市的執政成績單,靠政績宣傳延續到首長參選人身上。

然而數據顯示,目前只有台南市和高雄市的選情話題聲量好感度高,台北市、桃園市的選情聲量都是負面多於正面,桃園市選情的負聲量佔比更達該市的21%,網路好感度僅有0.31,台北市的好感度也只有0.46。具體原因,除了林智堅的「論文門」及「棒球門」等爭議爆發,凸顯參選人的誠信問題和新竹市公共建設品質問題外,陳時中在參香過程中陳情民眾被警方拖走,也引發輿論批評,導致他目前尚未因防疫表現獲得選戰紅利。陳時中、林智堅都是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精挑細選後提名,分別扛著中央和地方執政成績單,但北、桃目前卻打起負面選戰,且參選人處於被動,可說是始料未及。

此外,分析六都選情的網路聲量來源可以發現,在新聞聲量方面,有別於以往新聞媒體焦點集中在雙北,此次桃園市選情的新聞曝光極高,近一個月共有4.5萬則新聞聲量,超越新北的3萬則。此外,桃園市選情的討論,在社群平台及論壇中也獲得高聲量,社群活躍度(S/N值)達12.8,僅微幅落後台北市的14.5。目前看來,今年地方選舉的關鍵將是「台北市」、「桃園市」兩都,不僅新聞關注度高,社群平台的討論也高,這兩都中各黨參選人的一舉一動都容易引來媒體報導,相關文章也易快速在網路上被擴散討論。綠營向來擅長網路社群戰,但目前在綠營北桃參選人的負面爭議新聞較多,連帶影響網路社群風向,導致綠營的社群戰尚不能有效發揮。

林更爆出過去沒有出現過的「論文門」、「球場」爭議,光是不斷澄清回應就恐分身乏術、陷入對手的節奏中,缺乏議題主導性,也因此讓民進黨的「社群戰法」徹底失靈。倘若重蹈2018年地方選舉覆轍,身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無疑必須一肩扛起敗選責任,面對現在選情負面聲量高漲的態勢,難保不會「很頭痛」。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