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易引氣喘、鼻炎!中醫授養生3招 還能養顏美容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春節結束接著迎接19日「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也是春天的第二個節氣,天氣開始逐漸回暖,春寒伴隨著春雨,長期處於濕氣過重的環境下,或飲食上偏愛寒涼食物,將會導致濕邪聚於體內,影響臟腑功能。

春節結束接著迎接19日「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也是春天的第二個節氣,天氣開始逐漸回暖。(圖/資料庫)

上祐中醫診所黃上邦院長指出,春節才剛過去,雨水後緊接而來就是元宵節,家家戶戶瀰漫著歡樂的氛圍,民間有吃元宵、猜燈謎、放蜂炮的習俗,以祈求平安及寄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願望,此時天氣開始逐漸回暖,適逢東北季風影響,外在環境濕氣仍較重,春寒伴隨著春雨,長期處於濕氣過重的環境下,或飲食上偏愛寒涼食物,將會導致濕邪聚於體內,影響臟腑功能,損傷脾之陽氣,氣喘、過敏性鼻炎、皮膚問題等症狀將會隨之接踵而來。

黃上邦表示,平時可趁著陽光明媚的午後,去曬曬太陽,以幫助排除體內寒濕邪氣,亦可以在泡腳時,加入艾草、乾薑等中藥,不僅去寒就溫,也能促進新陳代謝,還能放鬆心情。

中醫養生觀點

依中醫養生觀點,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而雨水時節因為多雨多濕,濕寒之邪易傷及脾胃,倘若身體濕氣過重,將影響脾胃功能,導致營養吸收變差,故此時應著重在調養脾胃,飲食上應以清淡飲食為主,盡量避免重油、重鹹、高糖與油炸的食物,否則容易增加脾胃負擔,產生諸多身體狀況,平時可透過食用排濕氣食物,諸如紅豆薏仁湯、四神湯等食物,將身體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而體質偏虛寒者,平時得以西洋參、紅棗、芳香萬壽菊及枸杞,依比例調配成養生養氣茶,既可達到補血補氣之效,還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2.生陽祛濕:

雨水時節,萬物萌生,人體內陽氣亦開始生發,惟此時因外在濕氣重,容易造成體內濕氣的累積,因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甚而產生春困症的發生,故此時養生之道應著重在生陽祛濕,平時可從事適當運動,諸如散步、爬山、太極拳都是不錯的選擇,透過和緩的運動舒展筋骨,既不使身體過於勞累,還能增加身體活動量。另外,睡眠充足亦格外重要,應養成早睡早起,最好在晚上11點前入睡,以利身體排毒。

3.調適心情:

此時正是季節交替之際,時晴時雨的天氣,心情容易因此隨之波動,故平時應做好心情調適,維持心情平靜,凡事切勿過於急躁、憂鬱,使心情保持平穩,以養元氣,空暇時間可到郊外踏青,消除視覺疲勞,有利於身心放鬆,走入山林吸收芬多精,亦可減輕壓力、改善心情,平時可以玫瑰、合歡花、芳香萬壽菊及柏子仁,依比例調配成養生花茶,既可養顏美容,還可達到疏肝解鬱的效果。

雨水。(圖/中醫師黃上邦提供)

養生按摩手法

1.以拇指輕按百會穴,每次按壓5秒停1秒。

位置:位於頭頂正中心,兩耳連線之交會處。

功效:有安神、醒腦、明目之效。

2.以拇指輕按豐隆穴,按至有痠痛感即可。

位置:位於小腿外側與外踝之中心處。

功效:有健脾胃、化痰濕、清神志等功效。

3.以拇指按壓中腕穴,約莫30秒。

位置:位於胸骨末端到肚臍連線之中心處。

功效:有健胃消食之功效。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