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體系曾面臨「5大皆空」的困境,最新統計顯示情況已有明顯改善。根據2020年至2024年各專科住院醫師平均招收率統計,內科、外科及婦產科均已突破9成,急診科今年更達到91%,僅兒科招收率仍維持在79.22%有待提升。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指出,在少子化趨勢下,除兒科外,其他科別人力已趨於穩定。針對兒科人力不足問題,政府已採取多項措施,包括提供住院醫師獎勵金及調高兒童健保給付等。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婦產科雖然近年招收率維持高水準,但今年70個名額僅招收61人,缺額超過一成,恐成隱憂。他呼籲應設法保障產科醫師收入,以確保產科醫療品質。
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指出,急診科招收率已從疫情期間的低點回升至91%,顯示最艱困時期已過。他期望未來能朝向多元及彈性工作模式發展,同時提升急診價值。

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建松分析,外科招收情況改善主要歸功於政府調整健保給付、改善教育訓練及營造友善職場等措施。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則提醒,雖然內科招收率良好,但醫師人力分布不均的問題仍待解決,特別是醫院急重難症可能面臨人力缺口。
衛福部表示,將持續追蹤各科住院醫師招收情況,並透過「健康台灣深耕計畫」要求醫院改善工作條件、營造友善職場,同時善用人工智慧減輕醫師負擔,以提升留任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