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持續受到關注,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對現況提出警告,指出目前堰塞湖仍有近2000萬噸的水量,若出現管湧現象,恐造成壩體從小洞逐漸擴大,屆時大量洪水將從山上傾瀉而下,形成新一波災情。

李鴻源在政論節目中表示,目前堰塞湖已下切80公尺,造成6000多萬噸洪水沖入災區。他強調,現階段不應糾結於溢堤、潰壩或潰堤等學術名詞的定義,首要之務是協助災民恢復正常生活。
針對堰塞湖現況,李鴻源分析指出,目前最理想的情況是遇到颱風將剩餘土石沖刷殆盡。然而,最令人擔憂的是可能出現Piping(管湧現象),由於剩餘土石含水量高,一旦壩體出現滲漏,水流可能帶走土石,使缺口逐漸擴大,導致2000多萬噸水量瞬間傾洩。
李鴻源進一步說明,過去處理乾土堰塞湖時,可依據颱風警報預估洪峰到來時間,提前進行疏散。但目前情況較為特殊,需持續關注剩餘土石的穩定性,以防止二次災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