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性影像申訴增8倍 AI巡網揪犯罪

分享:

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今年立法滿30年,統計顯示,民國106年起至113年兒少性剝削案增加2.2倍,114年兒少性影像申訴更是112年8倍。衛福部計畫修法加重刑責,同時研發AI主動巡網系統,盼找出更多潛在兒少性剝削被害者。

兒少性影像平均每月案件數增加8倍多,申訴網址更成長了10倍。(示意圖/Pixabay)
兒少性影像平均每月案件數增加8倍多,申訴網址更成長了10倍。(示意圖/Pixabay)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民國106年兒少性剝削案件為1117件,此後逐年上升,在113年增加到3582件。其中各類案件,以拍攝、製造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行為的物品自581件增加到3104件最多。

兒少性影像部分,今年1到6月就已有629件,散布於2102個網址,平均每個月共104.8件申訴案。與112年8到12月平均每個月12.4件相較,平均每月案件數增加了8倍多,申訴網址更成長了10倍。

台灣展翅協會昨舉辦「2025年兒少性剝削國際研討會」, 台灣展翅協會處長陳怡瑾說,兒少性剝削個案服務主體,已不只有兒少本身,而是擴及家庭,進入數位時代,許多兒少在網路上遭人誘騙,家長知悉相關情況後,通常第一時間要求沒收手機,但兒少生活模式難以離開3C,容易因此引發衝突;此外,也有不少家長責怪孩子行為,導致兒少自認做錯事才會導致性影像被流傳,陷入自責內疚情境。

兒少性剝削通報案件數逐年增,今年估超過4000件,近年以網路性影像剝削為主,比率達86%。(示意圖/Pixabay)
兒少性剝削通報案件數逐年增,今年估超過4000件,近年以網路性影像剝削為主,比率達86%。(示意圖/Pixabay)

陳怡瑾表示,兒少性剝削案件被害人服務,除兒少本人以外,也應該把家長納入工作對象,調整服務語言,告訴家長兒少經歷誘拐,並非因為「做錯事」,也不必關注兒少是否為自願上傳影片或照片;社工同事常告訴兒少性剝削個案家長,就像家中遭小偷,要被責怪的是小偷而非自己沒把東西收好,兒少性剝削事件發生,不該責怪兒少,應追究加害人責任。

兒少性剝削通報案件數逐年增,今年估超過4000件,原本主要樣態為雛妓、坐檯陪酒、對價性交,最近幾年則以網路性影像剝削為主,比率達86%。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郭采榕表示,正著手兒少性剝削條例修法,加重刑責。另與廠商簽約,著手研發AI主動巡網系統,盼找出更多潛在兒少性剝削被害者。

《中天關心您|拒絕性騷擾及性暴力,尊重身體自主權,請勇敢說不》

◆保護專線:113/110

◆婦女救援基金會:02-2555-8595

◆現代婦女基金會性暴力防治組:02-7728-5098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