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肝男確診後服藥忘了「這件事」 竟頭痛到差點喪命

分享:
0:00
volume_up

實習記者陳昀娟/綜合報導

46歲何先生曾接受肝臟移植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沒想到最近確診新冠肺炎,服用抗病毒藥物Paxlovid後,竟出現嚴重頭痛、輾轉難眠、食慾不振等症狀。何先生強忍病痛直到居家隔離期滿,前往臺中慈濟醫院肝臟移植門診就醫,評估檢查發現他的免疫抑制劑藥物濃度,竟超過正常值上限的10倍,所幸盡速就醫後沒有生命危險。

鄭紹彬主任關心染疫器官移植病人身體狀況。(圖/臺中慈濟醫院提供)

臺中慈濟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鄭紹彬解釋,由於免疫抑制劑與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在人體的代謝酵素相同,同時服用會導致免疫抑制劑的代謝減少,增加免疫抑制劑的血漿濃度。藥物濃度超標可能引起腎臟功能受損、血壓上升、失眠、頭痛、手抖及感覺異常等神經學症狀,甚至會因為過度的免疫抑制而引發次發性感染,嚴重的藥物副作用可能致命!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至今,全台約有690萬人確診,衛福部也提醒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與多種藥物存在交互作用,除了禁忌使用的10大類藥物,也有需密切追蹤藥物濃度的35類用藥。

「之前多位肝移植手術病人確診,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前,都會事先與團隊醫師聯繫,諮詢免疫抑制劑的劑量調整,並配合抽血追蹤血漿藥物濃度。」鄭紹彬表示,何先生以為已告知診所醫師,自己是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所以未與移植團隊聯繫,陰錯陽差發生嚴重藥物交互作用。鄭紹彬提醒,移植病人染疫務必主動告知原來的醫療團隊,調整藥物劑量並密切追蹤血液濃度與臨床狀況。

鄭紹彬進一步說明,為保障器官移植術後病人用藥安全,在口服抗病毒藥物5日療程期間,建議暫時停用免疫抑制劑,第7日解隔後,檢測血漿藥物濃度,再評估何時恢復用藥與使用劑量。器官移植術後病人染疫務必主動與原移植團隊醫師聯繫,諮詢抗病毒藥物療程期間,抗排斥藥物相關的調整與追蹤濃度與臨床狀況,才能安心恢復健康。

  • 資料來源:臺中慈濟醫院提供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