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拖離癌王!每年仍有6000人喪命 篩陽「沒追蹤」罹癌風險增30%

分享:
0:00
volume_up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衛福部111年統計,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國健署提醒,糞便潛血篩檢陽性超過6個月未追蹤,罹癌風險增加30%,若未做進一步確診,死亡風險增加64%。

除了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篩檢陽性者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示意圖/資料庫)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大腸癌是可預防的癌症之一,第0~1期的早期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剩不到2成,但早期大腸癌症狀不明顯,建議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並及早確診治療。

吳昭軍透露,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目前有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另根據癌症篩檢資料顯示,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0人就有1人患上大腸癌。

每20人就有1人患大腸癌。。(示意圖/資料庫)

魏璽倫直言,研究顯示,糞便潛血篩檢陽性者,罹患大腸癌風險較一般族群高20~30倍,若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罹癌風險會增加30%;若一直未做進一步確診,大腸癌死亡風險將增加64%,因此提醒民眾除了定期篩檢,篩檢陽性者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找出隱藏在大腸中的息肉並立刻切除,儘早阻斷癌前病變的發展,避免進一步惡化為大腸癌。

【延伸閱讀】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