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紅化妝品」連環爆!恐引發慢性發炎、癌症

分享: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期公布化粧品檢驗結果,顯示共有12家業者、20款產品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蘇丹紅是非法食品色素,尤其II與IV型會阻礙肝臟酵素AKR1D1,導致膽酸代謝受阻,引發慢性發炎、細胞損傷及潛在癌症風險,還可能影響腎臟、免疫與腸道微生物。他提醒民眾注意食品來源、保護肝臟、定期檢查並提早調整生活習慣,以降低長期健康風險。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期公布化粧品檢驗結果,顯示共有12家業者、20款產品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期公布化粧品檢驗結果,顯示共有12家業者、20款產品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張家銘醫師今(27日)在臉書粉專針對近期的蘇丹紅事件發文指出,蘇丹紅分成1到4類(Sudan I–IV)是工業用偶氮染料,被非法添加於食品中,對肝臟、腎臟與消化道具有毒性,且疑似致癌。這次事件不僅引起公眾恐慌,也反映了人們對健康的焦慮與無力感。張家銘認為,真正需要關注的問題是這些染料進入人體後留下了什麼痕跡,以及我們是否能夠檢測、處理和預防其影響。

他在文中詳細介紹了蘇丹紅II與IV的危險特性。2025年發表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的研究顯示,這2種色素不僅顏色深、染得均勻,更會直接阻礙肝臟內關鍵酵素AKR1D1(醛酮還原酶1D1型)的功能。

AKR1D1像肝臟代謝的交通指揮官,負責膽酸代謝。一旦被蘇丹紅佔據,整個代謝網路就會出現「塞車」,導致膽酸堆積,引發慢性發炎、細胞損傷,甚至可能增加癌細胞生長的機會。分子動力學模擬也顯示,蘇丹紅II與IV能與酵素活性口袋中的Tyr-219與Trp-230等關鍵胺基酸形成穩定結合,造成競爭性抑制,使肝細胞長期暴露在風險之中。

張家銘指出,這些影響並非完全看不見。當AKR1D1被抑制時,常見症狀包括餐後脹氣、油膩食物消化不良、餐後想睡、排便黏稠且味道重、皮膚瘙癢,以及肝功能指數輕微升高或脂肪肝惡化。這些表徵雖不算重大疾病,但可能預示肝臟代謝功能逐漸受損。

此外,他強調蘇丹紅對身體的影響不僅限於肝臟。它可能引起腎臟慢性發炎,干擾細胞週期,加速細胞凋亡,打亂正常細胞生存節奏;甚至可能影響腸道微生物群,降低免疫力。免疫系統中負責清除異常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運作也可能受阻,進一步增加慢性疾病與惡性轉變的風險。

蘇丹紅化妝品風暴擴大,包括古寶無患子、歐萊德、綠藤生技等公司都受牽連。(圖/南市衛生局提供)
蘇丹紅化妝品風暴擴大,包括古寶無患子、歐萊德、綠藤生技等公司都受牽連。(圖/南市衛生局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顯示蘇丹紅II與IV在極低濃度下就能促進肝癌細胞生長,長期低劑量暴露就可能提高癌症風險。由於染料在腸胃代謝後殘留性高,且細胞色素CYP1A1處理效率低,張家銘表示,它們有可能持續累積在肝臟,造成更長期的損害。

張家銘還在文章中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的4大防護建議:首先,要辨識可疑食品,避免來路不明或顏色過度鮮紅的產品,如辣椒粉、滷味醬、辣油和香料粉;其次,保護肝臟代謝功能,包括減少酒精、控制體重、減少加工食品,並多攝取綠色蔬菜、豆類及十字花科蔬菜,以支持肝酵素修復;第三,養成定期檢查習慣,肝功能檢查與腹部超音波至少1年1次,有肝病家族史或脂肪肝者建議半年1次;第四,有慢性病或遺傳風險的人需提早調整生活方式,以維持代謝平衡。

他強調,真正可怕的不是「吃到什麼」,而是身體代謝不掉什麼。蘇丹紅會停留在人體關鍵的代謝引擎上,如果身體無法及時代謝與修復,就可能引發慢性發炎與癌症,「食安事件是警訊,但每個人身體的反應才是真正的核心。與其害怕,不如開始行動。每天吃進去什麼、選什麼樣的食物、讓自己有沒有好好代謝,才是影響健康的關鍵。」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蘇丹紅化妝品」連環爆!醫曝恐引發慢性發炎、細胞損傷甚至癌症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