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公館圓環13日0時開始拆除工程,大批反對民眾聚集現場抗議,引發討論。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楊植斗提出9點理由力挺蔣市府,並批評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保留地下道的方案,恐讓交通陷入「黑暗期」長達2年,這肯定是場大災難。

針對公館圓環拆除工程,楊植斗在臉書發文提出9點意見:
1. 先前也有民團反對和平新生天橋拆除,結果拆除後人人稱讚,駕駛跟行人的視野都更開闊,民團眼見政策成功,自然不再抗議。
2. 公館圓環幾乎天天有車禍,雖然大家提出的解決方案各有不同,但「公館圓環不能再維持現況」,應該是最大共識。
3. 萬安市長全然不顧民意?在週邊里長、里民反應後,行人及機慢車的出入口規劃皆得到改善,傾聽在地心聲,誰說市長「蔣不聽」?我第一個反對。
4. 此次帶頭抗爭的苗博雅議員,要求留下公車地下道,其工程需兩年的時間完工,期間因施工所造成的民怨由誰負責?想也知道,明年選舉時民進黨跟苗議員又要蔣萬安市長負責了。
5. 市府所提出的正交路口改善方案,兩個月左右就可完工,經專業評估可降低車禍事故6成以上,並保留公車專用道,在模擬情境中,約60%公車不用等紅燈便可通過。
6. 我贊成公館圓環要改善,但苗議員拒絕地下道填平,導致該地要忍受長達兩年的施工黑暗期,對這台北市、新北市的重要交織處,肯定是場大災難,凌晨去抗議的朋友們,有了解這點嗎?還是苗議員的方案對該地交通有突破天際的改善效果,值得我們花兩年時間等待?應該沒有吧。
7. 公共政策討論中,反對的聲音通常比較大,有些人贊成卻默不作聲,有些人不置可否,這是民主常態。執政黨當家做事本來就很辛苦,做到流汗被嫌到流涎,做事不容易,就等2個月,讓市民們看到成績即可。
8. 苗議員跟民團罵市府「蔣不聽」,但蔣市長也從來沒搞什麼大罷免來消滅不同意見,就這一點看來,賴清德遠不如蔣市長。

9. 做對的事,改變公館圓環,蔣萬安市長加油,市府同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