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9歲男子出現口齒不清、左半身無力等腦中風典型症狀,卻以為是身體循環不佳,外出運動緩解症狀。醫師提醒,腦中風的黃金治療期僅有3到4.5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可能導致永久性後遺症。

員榮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宗勲表示,這位69歲男性患者在傍晚6點多就已發現說話不清楚、左半邊肢體無力的症狀,但他認為是循環不良所致,便前往附近運動場活動,希望症狀能夠改善。直到晚上10點半才就醫,前後共延誤了4個多小時的治療時間,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梗塞性腦中風。
葉宗勲強調,中風不是靠運動、按摩或放血等民間方法就能改善的疾病。當腦血管堵塞時,腦細胞會因缺氧而逐漸壞死,每延誤一分鐘,就有數以百萬計的腦細胞死亡,這種損傷是不可逆的。他解釋,即使後續醫療團隊成功使用藥物打通血管,患者仍可能留下永久性後遺症或殘疾,因此把握3到4.5小時的黃金治療期至關重要。

為了幫助民眾及早辨識腦中風症狀,葉宗勲提醒大家記住「F.A.S.T.」口訣:F代表FACE(臉歪嘴斜),觀察臉部是否有歪斜不對稱;A代表ARM(手臂無力),注意是否微笑困難或單手微舉就無力垂下;S代表SPEECH(說話不清),留意是否不語、說話不清楚或無法表達;T代表TIME(記下時間,快打119),記錄發作時間並立即撥打119送醫,切勿延誤或處置不當。
葉宗勲特別呼籲患者本人、家屬及照顧者都應了解腦中風的緊急處理原則,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不要嘗試自行處理或等待症狀緩解,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