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砸1.25兆強化國防 前大使:若無新財源只能加稅

分享:

總統賴清德近日透過美國《華盛頓郵報》投書,宣布未來8年將追加約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元的國防投資計畫,旨在應對北京日益升高的軍事壓力,並強化台灣的嚇阻能力與防衛韌性。然而,前大使介文汲對此提出三點財源疑問,認為若無新增財源或削減其他部門預算,這筆龐大的投入恐難以為繼。

總統賴清德。(圖/中天新聞)
總統賴清德。(圖/中天新聞)

介文汲26日在中天節目《中天辣晚報》中表示,賴清德提出的國防計畫雖然展現政府應對國際壓力的決心,但預算規模與財源規劃仍欠缺說服力。他指出,1.25兆元分8年編列,平均每年約1500億元,若依現有基準再加碼,明年國防支出占GDP比例將攀升至3.3%。根據行政院2026年的政策方向與財政試算,國防預算在2030年前可能需達到GDP的5%。

他進一步提到,財政部公布的2025年度國防總預算已接近9495億元,逼近1兆元大關,較過去數年有顯著成長。若以主計總處的GDP成長模型推算,2030年國防支出在未含特別預算時即達約1兆3482億元,而若將國防特別預算納入計算,總額甚至可能逼近1兆5000億元,讓台灣的財務壓力更加沉重。

介文汲。(圖/中天新聞)
介文汲。(圖/中天新聞)

針對上述情況,介文汲拋出三大疑問:第一,在既有的預算框架下,如何調整預算以支應國防經費?他直言,國防追加經費勢必面臨部門間的預算排擠,可能影響教育、衛福、長照及公共建設等重要項目。第二,政府若宣稱不會排擠其他支出,那麼過去一年多額外追加的6000億元經費又該如何編列?他認為,若無新增財源,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加稅。第三,如此龐大的國防投入究竟要用於哪些軍備項目?他批評,國防部多年來雖強調武器國造政策,但對1.25兆元的具體採購計畫與軍力配置藍圖卻未對外說明清楚。

介文汲還指出,過去20年前後,台灣的國防年度預算僅約3000億元,如今已翻倍甚至十餘倍,這樣的成長雖非不可接受,但應建立在社會共識的基礎上。他強調,應當先徵詢台灣社會的意見,確認是否同意這樣的規模與時間表,再進一步討論細節。他認為,政府在政策細項未明確之前,便先透過投書公布數字,程序上不夠合理,可能進一步降低人民的信任。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