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當局為應對美國開徵超高關稅,繼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最近宣布從11月8日針對部分鋰電池、關鍵正負極材料及相關製造設備和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外媒指出,此為陸方在貿易談判找到的新籌碼。

據《彭博社》數據顯示,中國電網的鋰離子電池在2025年前7個月以來,佔美國進口量達65%,同時在全球鋰電池供應鏈具有絕對優勢,其控制全球約96%的負極材料產能、85%正極材料產能。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分析師黑爾斯(Matthew Hales)認為,儘管大陸此舉影響範圍較小,但也體現大陸在電池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而且美國企業將能體會到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
另據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報告,2017年至2023年期間,美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增加超過1倍,且2028年可能達到3倍之多。新美國安全中心能源、經濟與安全項目主任基爾克里斯特(Emily Kilcrease)表示,能源需求已成為美國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重要制約因素。
部份美企如電池公司Fluence Energy、特斯拉(Tesla)依賴大陸電池組件供應,在大陸宣布這項新政策後,Fluence Energy股價在10日跌幅超過12%,為2個月來單日最大跌幅,特斯拉股價同樣跌了5%。
內華達州電池製造商Dragonfly Energy的CEO法爾斯(Denis Phares)說,他們企業正在嘗試減少對陸採購組件的依賴性。法爾斯提到,全球供應鏈本就緊張,大陸這些政策又增添複雜性,但也顯見美國內部需要加快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