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菸不酒也難逃! 67歲老翁一家3人全罹肝癌逝 「1原因」害肝壞掉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肝癌陰霾籠罩! 67歲老翁不菸不酒不熬夜,平時也有運動習慣,不過有家族病史,爸爸姊姊都因肝癌離世、又是B肝帶原,使他難逃罹癌。

老翁的父親66歲被診斷出肝癌末期,滿3個月當日辭世;姊姊也因肝癌,年僅31歲驟然離世。2012年,范先生健檢時意外檢出肝癌,當下晴天霹靂,與太太抱頭痛哭,無法接受命運如此捉弄!

由於有家族病史,B肝帶原的老翁不菸不酒不熬夜,數十年來維持正常作息,也有運動習慣,更定期做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當醫師告訴我有肝癌時,我心裡抱怨老天爺為什麼那麼不公平?好擔心會像父親及姊姊那樣。慢慢冷靜後才調整心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由於有家族病史,B肝帶原的老翁不菸不酒不熬夜,數十年來維持正常作息,也有運動習慣,更定期做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示意圖/pixabay)

老翁2012年手術切除1.2公分肝腫瘤後,沒想到在2018年一次健檢時,肝臟又檢查出腫瘤,而且長在血管邊緣,手術有一定風險。後來轉至台大醫院尋求許金川教授的醫治,經許教授診查評估,建議以栓塞處理。

後來陸續又零散長了腫瘤,在兩年間做了5次栓塞、5次電燒,在第3次栓塞時,有請醫師評估換肝並提出申請,但肝臟狀況尚不符合條件而被駁回。在第5次做栓塞及電燒隔天,感染肝膿瘍,治療3個月才出院。住院期間再度提出換肝申請,這次評估通過了。

老翁住院期間,三個兒子都從國外趕回來照顧,皆表達願意捐肝給爸爸,兒子們的一片孝心,使老翁感動落淚;經過配對,30歲的小兒子符合捐肝條件。父子一起順利完成移植手術,復原狀況皆良好。老翁2022年10月換肝屆滿一年,回首這一年,他也感謝太太無微不至的照顧,夫妻攜手走過生命幽谷。

肝癌的發生與台灣B肝、C肝盛行率高有關。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表示,「主動篩檢→積極追蹤→及早治療」是預防肝硬化及肝癌的關鍵3部曲;目前B肝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而全口服C肝藥物上市,且自2017年1月起健保開始給付,藥物的效果極佳、副作用少且輕微、療程又短(8~12周)。

他進一步提到,肝癌發生原因之比重隨年代不斷變化,早期約有8~9成是B型肝炎、1~2成是C型肝炎所致;而台灣自1984年開始為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肝基會及政府積極倡導篩檢與追蹤,近年來B肝、C肝藥物的突破與給付,讓肝癌整體發生率緩慢下滑,但台灣每年仍有7000多人死於肝癌,5000多人死於肝硬化。因此,定期追蹤及早發現肝癌及早治療是根除肝病、消滅肝病最重要的方法。

2021年3月肝基會推動「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十年計畫」,緊接著同年10月舉辦全台12家醫療院所同步腹超活動,2022年7月擴大至全台16家醫療院所同步腹超,2023年7月再串聯全台灣北、中、南、東含外島金門、馬祖共24家醫療院所同步腹超活動。

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全島一肝~全民腹超總動員」是肝基會推動的未來計畫目標,他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能早期發現肝癌,予以根治,避免遺憾。

留言衝人氣 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