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趙楷生/綜合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今(29)日出席「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座談會,馬英九致詞時,痛批總統賴清德刻意淡化抗戰歷史、媚日忘本,要賴清德向台灣人民鄭重道歉;並呼籲正視歷史、捍衛民族尊嚴。

馬英九致詞全文如下:
今天很榮幸以中華民國前總統與中國國民黨前主席的身分,受邀參加本黨舉辦的「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座談會,和大家一起緬懷紀念這段既艱辛困難、光榮,又令人落淚的抗戰歷史。
中華民國對日八年抗戰從民國26年(1937)到民國34年(1945年),是關係國家存亡、維護世界和平的重大歷史事件。就戰爭規模之大,動員人力、物力之多、戰區之遼闊、時間之冗長、傷亡與損失之慘重,也都是現代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戰爭。在中日雙方軍力如此懸殊、我方毫無勝算的情況下,中華民國政府堅持不投降、不妥協,全國軍民浴血奮戰,在中國大陸戰場上牽制了80萬現代化的日軍,使日軍無法完全投入太平洋戰場,而難以實現他們原先打算跟納粹德國希特勒在中東會師的計畫。對於同盟國最終獲得二戰的勝利,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此外,台灣人民的反日與抗日,要比大陸人民至少早30年。台灣人從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敗,清廷割讓台、澎開始,台灣人抗日活動就從未停止過。從早年丘逢甲、姜紹祖、羅福星、林祖密、莫那魯道等志士的武裝行動,到林獻堂、蔣渭水、廖進平等志士爭取自治與民主的和平奮鬥,抗戰時期更有李友邦、丘念台、連震東等先賢投入參加,多少台灣前輩為了反侵略與反殖民,前仆後繼,付出心血乃至生命。
這些史實都證明台灣當時雖然仍是日本盤據了五十年的殖民地,但這些抗日志士他們效忠的祖國當然不是日本,台灣人抗日決心一向非常堅定,直到台灣在民國34年(公元1945年)回歸中國,也就是中華民國。可以說,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台灣光復,中華民國就沒有現在的和平與繁榮。這個歷史的事實,不容任何人選擇性扭曲或遺忘!
我們今天紀念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八十週年,不是要挑起仇恨,不是要清算歷史舊帳,而是要記取歷史教訓,譴責侵略,防止戰爭,追求和平。但很遺憾的是,民進黨政府不願承認抗日這段歷史,賴清德總統更只是心念歐戰、緬懷日本人慣用名詞「終戰」,卻絕口不提抗戰,刻意淡化日本當年暴行,為了媚日,忘記國人的屈辱與犧牲,更對不起抗日抗暴的台灣前輩。我身為中華民國前總統,要在此批判賴總統的不當,他應該為這些不當的言行向台灣人民鄭重道歉!

我要鄭重呼籲,凡我中華兒女,華夏子孫,絕對不能遺忘日本侵華的這段慘痛歷史,尤其是那些命運因此改變的平民老百姓,例如可憐的慰安婦阿嬤,一直等不到日本政府的正式道歉。日本人殘暴侵略中國,無數國人因而犧牲,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這個承載著鮮血與屈辱的歷史事實,不容抹滅與扭曲,更不容遺忘與淡化。
我希望在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八十週年的此刻,所有人都能夠回顧歷史,記取教訓,尤其是賴清德總統,更要牢牢記住在對日八年抗戰犧牲的國人,包括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因抗日而犧牲的台灣人。為了日後台灣人不再面臨戰火,為了兩岸共同的和平與繁榮,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