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災後類鼻疽風險升高! 「超頑強細菌」竟可存活16年之久

分享:

類鼻疽(Melioidosis)是一種由類鼻疽桿菌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極端氣候頻繁發生,台灣在水災過後偶有人群感染類鼻疽並不幸死亡之案例,為此農業部獸醫研究所表示,由於類鼻疽桿菌會存在於土壤及積水中,牧場經營者災後首要任務應加強環境清潔與動物健康監測,如立即清除積水與泥沙,避免動物長時間接觸受污染泥水,並確保提供乾淨飲水。

隨著極端氣候頻繁發生,台灣在水災過後偶有人群感染類鼻疽並不幸死亡之案例。(圖/中天新聞)
隨著極端氣候頻繁發生,台灣在水災過後偶有人群感染類鼻疽並不幸死亡之案例。(圖/中天新聞)

獸醫所指出,類鼻疽桿菌適於高溫、潮濕且酸鹼值偏中性環境,可在土壤中存活達30個月,在水中更可存活長達16年,常於水災或施工後隨環境擴散,而人與動物感染多由皮膚接觸含該菌之泥水、吸入含菌塵埃或飲用受污染水源所致,潛伏期可短至2天,長則數年,且人類臨床表現差異大,從無症狀、皮膚膿瘍到肺炎皆可能,嚴重時恐導致敗血症與多器官膿瘍。

獸醫所提到,2025年截至8月底,國內已累計60例本土病例,其中10例死亡,但由於目前尚無有效疫苗預防類鼻疽,牧場防治應以環境整治與動物健康監測為主,人類感染可透過適當抗生素治療,但動物感染多建議淘汰,以避免病原持續存在。

獸醫所補充,動物常於死亡剖檢時才被發現肺、肝、脾膿瘍等典型病灶,其中山羊、鹿、駱駝及豬感受性較高,台灣2006年曾通報山羊群體感染事件,倘若動物出現發熱、呼吸困難或膿瘍等疑似症狀,應立即隔離並通報獸醫相關單位,而飼養人員則須全程穿戴手套、長靴與口罩等防護裝備,以降低皮膚接觸與吸入風險。

類鼻疽桿菌適於高溫、潮濕且酸鹼值偏中性環境,可在土壤中存活達30個月,在水中更可存活長達16年。(圖/農業部)
類鼻疽桿菌適於高溫、潮濕且酸鹼值偏中性環境,可在土壤中存活達30個月,在水中更可存活長達16年。(圖/農業部)

獸醫所提醒,類鼻疽雖屬台灣偶發性人畜共通傳染病,但因病原能在環境中長期存活且不易辨識,災後具有爆發潛力,畜主或獸醫師處理疑似感染動物檢體時,必須依國際規範操作,以維護人員與環境安全,政府與民眾皆應提高警覺,加強防疫與監測,確保人畜健康。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水災後類鼻疽風險升高!農業部:牧場應加強環境清潔與動物監測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